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

Queue的標記法notation

為了描述一個queueing process,我們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表示,這個標記方法是由Kendall(1953,全名David George Kendall(15 January 1918 – 23 October 2007))所提出,目前已經成為廣泛使用在queueing theory的文章當中(好像成為標準了!)

Kendall's notation (or sometimes Kendall notation)
Notation是由一系列的符號和斜線"/"(是slash,不是backslash,反斜線"\"),
像是:

A/B/X/Y/Z

其意義如下:
  • A:interarrival-time distribution
  • B:service-time distribution
  • X:the number of parallel service channels
  • Y:system capacity
  • Z:queue discipline
A和B的符號有:
  • M:Exponential,為什麼不是用E表示呢?因為E被Erlang用掉了,而M表示的是Markovian或是memoryless的特性。
  • D:Deterministic
  • Ek:Erlang type k (k=1,2,...)
  • Hk:Mixture of k expoenetials
  • PH:Phase type
  • G:General,意思是gener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,通用的機率分佈,沒有特定的數學是形式。

X和Y的符號由數字組成:1,2,....,∞(無限大,Unicode是& #x221e;(hex十六進位表示)或是& infin;(named名稱表示),關於unicode的查詢,參考http://www.fileformat.info)

Z的符號有:
  • FCFS:first come, first served
  • LCFS:last come, first served
  • RSS:random selection for service
  • PR:priority
  • GD:general discipline
最後說明一下,通常只有前面三個符號我們會使用而已(即A/B/X),如果省略最後兩個的話,則Y為system capacity=無限大,而queue discipline=FCFS。

另外,上述這些符號事實上是不完整的,有些特殊的情形沒有符號表示,像是bulk, state independent等等,這些情形目前沒有符號,算是還在發展當中...(標準化當中嗎!)

1 則留言: